西裝,又稱西服[1],泛指西式的正式套裝,現代多指男性西裝三件套。廣義上的西裝指洋服,包括整个西洋服飾體系。西裝雖然源自歐洲,但現已成為國際通行的正式服裝,是表示禮貌、尊重場合的一種方式。現今社會即使平民,在出席婚、喪禮、婚宴、壽宴、欣賞歌劇、電影或表演等莊重場合時,亦會穿上西裝以示尊重場合、表演者或主人家。
男性西服最為規範化。長袖外套、相配的長褲、長袖襯衫、領帶,是男性套裝的基本服飾。
女性西服則比較多樣化,不過基本可歸納為外套、相配的裙子或褲子、女裝襯衫。
舊式西裝甚至有相搭配的帽子,男性可戴費多拉帽或圓頂硬禮帽,女性戴藥丸盒帽。不過時至今日,藥丸盒帽多數只作為護理師或商店服務員制服的一部分,男性也少戴帽子。
目录
歷史[编辑]
現代的西服形成於19世紀中葉,但從其構成特點和穿著習慣上看,至少可到追溯17世紀後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
一起登上歷史舞台,構成現代三件套西服的組成形式和許多穿著習慣。究斯特科爾前門襟口子一般不扣,要扣一般只扣腰圍線上下的幾粒,這就是現代的單排扣西裝一般不扣扣子不為失禮,兩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著習慣的由來。
中世紀時期贵族服飾禮儀基本是法國人和法國宮廷倡導,並為其他歐洲宮廷所普遍效仿的。
凡爾賽宮的宮廷禮儀為他國仿效,成為當今國際禮儀的重要根源。
1802年,拿破仑稱帝後,分封新貴族,复辟了一整套朝臣制度和宮廷禮儀。拿破侖制定了服飾法條例,各種禮儀對服飾要求嚴格,约瑟芬王后加冕时的长裙成为全国的样板。
拿破崙因里昂的市政府官員為當地的紡織業請命,而重視紡織,並曾大量使用紡織品來裝飾他的皇宮,命令宫廷装束必须使用法国纺织品,以振興紡織業,紡織業也得賴以生存。[2]当时公布的《宫廷礼仪》与《拿破仑法典》对各个阶层的服饰礼仪都进行了规范。
拿破仑的兄弟们以及王子以白色燕尾服为官服。大选侯穿红色官服,帝国大書記官穿紫色官服,政府大書記官穿浅蓝官服。最高军队司令官官服为中蓝色,帝国元帅官服为深蓝色。将军官服为深绿色。勋章绶带则用金银装饰。[3]
燕尾服
燕尾服
燕尾服
对于没有官职的宫廷侍从以及平民,拿破仑命令他们以凡尔赛宫常礼服Habit à la française为制服,从18世纪末逐渐演变为现代男性西装三件套。
Habit à la française
Habit à la française
Habit à la française
Habit à la française
Habit à la française
1793年时装遇见1778年时装
不論男性女性,歷代西裝款式發展趨向簡便,穿着套裝的場合也越來越少。現時一般只有在正式或商務場合的時候才會穿套裝,西裝不再是日常服飾。
1990年代起,北美洲不少商業機構都開始接受便服上班。開始只有星期五才允許穿便服上班,但現在也有不少公司允許員工整個工作週都可以不穿整套西裝。這有時反而引起了混亂,因為員工不知道什麼才算適當上班服。
男性西裝[编辑]
現代西裝出現之前,近代西方平民男性在不同時間或場合的套裝
二战以后
時至今日
雖說現代場合一般已經不太拘泥於繁文縟節,但視乎出席場合所要求的禮節,請柬上應該會註明穿衣要求(如白领结、黑领结)。
近代欧洲贵族大礼服redingote
贵族礼服redingote
双排扣长礼服redingote
大礼服,也称晚礼服或燕尾服。上装为黑色,前摆齐腰剪平,后摆较长,成燕尾状。燕尾服配白色马甲,浆硬白衬衫、白领结,镶有两道丝带的黑裤子,黑丝帽,黑条纹皮带,佩戴各种勋章和奖章。
这种礼服只适合于非常正式的场合,如美国总统访问英国,英女王举行正式欢迎宴会时,宾主才穿。
大礼服有时也用于白天室内的典礼活动,如向英国女王递交国书,外交使节需要穿着这种大礼服。[5]
近代欧洲贵族中礼服
燕尾服
燕尾服
燕尾服
燕尾服
燕尾服
晚禮服
早礼服是白天出席户外举行的典礼仪式或隆重迎送贵宾时穿着的服装,上装为黑色燕尾服,黒马甲,黑色丝织高顶帽。
常礼服,均需配白衬衫,灰或黑色带条纹长裤,浆硬下翻领,灰领带,黑皮鞋。
如用于出席一般典礼,如婚礼,常礼服则配灰马甲、戴灰高顶帽;一般不佩戴勋章或绶带,但在军事或休战纪念日,可于左胸前佩戴勋章。
早禮服
早禮服
早礼服
小礼服,也是便礼服或晚餐礼服。用于晚间非正式的活动,如宴会、晚会、音乐会、观看歌舞剧等场合。
上装与普通西装基本相同,但左右两襟为黑缎,黒马甲,白衬衫,软领,不浆。不论白色或黑色上衣,其裤子都是黑色的,左右裤管都饰以黑色缎带,系黑领结,穿黑皮鞋。
男士便礼服、女子中礼服robe décolletée
男士便礼服、女性小礼服
直至19世紀末,美國人開始改穿比較輕便、只長及胯部的外套,稱作普通西服(sack suit)。
這成為了非正式、非勞動場合的日間標準裝束,即使是最樸實的男性也會有一套這樣的西裝,讓禮拜日去教堂禮拜時穿着。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這種簡便套裝一般會連同背心穿着。
学术圈礼服
便服
便服
女性西裝[编辑]
女性穿的現代西服套裝多數限於商務場合。女性出席宴會等正式場合多會穿正式禮服,如宴會禮服等。
西方女士礼服,同男士的礼服一样,分为三种
女性套裝比男性套裝物質更輕柔,裁剪也較貼身,以突顯女性身型通常充滿曲線感的姿態。
20世紀初,由外套和裙子組成的套裝成為西方女性日間的一般服飾,適合上班和日常穿着[6]。
1950年代铅笔裙是女性套装的常见部分,而1960年代開始出現配褲子的女性套裝,但被接受為上班服飾的過程較慢。隨着時代發展、社會開放,套裝的裙子也有向短發展的趨勢。
1990年代,迷你裙再度成為流行服飾,西裝短裙的長度也因而受到影響,因應當地習俗及情況而異。
robe montante
昼礼服
西裝,又稱西服[1],泛指西式的正式套裝,現代多指男性西裝三件套。廣義上的西裝指洋服,包括整个西洋服飾體系。西裝雖然源自歐洲,但現已成為國際通行的正式服裝,是表示禮貌、尊重場合的一種方式。現今社會即使平民,在出席婚、喪禮、婚宴、壽宴、欣賞歌劇、電影或表演等莊重場合時,亦會穿上西裝以示尊重場合、表演者或主人家。
男性西服最為規範化。長袖外套、相配的長褲、長袖襯衫、領帶,是男性套裝的基本服飾。
女性西服則比較多樣化,不過基本可歸納為外套、相配的裙子或褲子、女裝襯衫。
舊式西裝甚至有相搭配的帽子,男性可戴費多拉帽或圓頂硬禮帽,女性戴藥丸盒帽。不過時至今日,藥丸盒帽多數只作為護理師或商店服務員制服的一部分,男性也少戴帽子。
目录
歷史编辑
現代的西服形成於19世紀中葉,但從其構成特點和穿著習慣上看,至少可到追溯17世紀後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
一起登上歷史舞台,構成現代三件套西服的組成形式和許多穿著習慣。究斯特科爾前門襟口子一般不扣,要扣一般只扣腰圍線上下的幾粒,這就是現代的單排扣西裝一般不扣扣子不為失禮,兩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著習慣的由來。
中世紀時期贵族服飾禮儀基本是法國人和法國宮廷倡導,並為其他歐洲宮廷所普遍效仿的。
凡爾賽宮的宮廷禮儀為他國仿效,成為當今國際禮儀的重要根源。
1802年,拿破仑稱帝後,分封新貴族,复辟了一整套朝臣制度和宮廷禮儀。拿破侖制定了服飾法條例,各種禮儀對服飾要求嚴格,约瑟芬王后加冕时的长裙成为全国的样板。
拿破崙因里昂的市政府官員為當地的紡織業請命,而重視紡織,並曾大量使用紡織品來裝飾他的皇宮,命令宫廷装束必须使用法国纺织品,以振興紡織業,紡織業也得賴以生存。[2]当时公布的《宫廷礼仪》与《拿破仑法典》对各个阶层的服饰礼仪都进行了规范。
拿破仑的兄弟们以及王子以白色燕尾服为官服。大选侯穿红色官服,帝国大書記官穿紫色官服,政府大書記官穿浅蓝官服。最高军队司令官官服为中蓝色,帝国元帅官服为深蓝色。将军官服为深绿色。勋章绶带则用金银装饰。[3]
燕尾服
燕尾服
燕尾服
对于没有官职的宫廷侍从以及平民,拿破仑命令他们以凡尔赛宫常礼服Habit à la française为制服,从18世纪末逐渐演变为现代男性西装三件套。
Habit à la française
Habit à la française
Habit à la française
Habit à la française
Habit à la française
1793年时装遇见1778年时装
不論男性女性,歷代西裝款式發展趨向簡便,穿着套裝的場合也越來越少。現時一般只有在正式或商務場合的時候才會穿套裝,西裝不再是日常服飾。
1990年代起,北美洲不少商業機構都開始接受便服上班。開始只有星期五才允許穿便服上班,但現在也有不少公司允許員工整個工作週都可以不穿整套西裝。這有時反而引起了混亂,因為員工不知道什麼才算適當上班服。
男性西裝编辑
現代西裝出現之前,近代西方平民男性在不同時間或場合的套裝
二战以后
時至今日
雖說現代場合一般已經不太拘泥於繁文縟節,但視乎出席場合所要求的禮節,請柬上應該會註明穿衣要求(如白领结、黑领结)。
近代欧洲贵族大礼服redingote
贵族礼服redingote
双排扣长礼服redingote
大礼服,也称晚礼服或燕尾服。上装为黑色,前摆齐腰剪平,后摆较长,成燕尾状。燕尾服配白色马甲,浆硬白衬衫、白领结,镶有两道丝带的黑裤子,黑丝帽,黑条纹皮带,佩戴各种勋章和奖章。
这种礼服只适合于非常正式的场合,如美国总统访问英国,英女王举行正式欢迎宴会时,宾主才穿。
大礼服有时也用于白天室内的典礼活动,如向英国女王递交国书,外交使节需要穿着这种大礼服。[5]
近代欧洲贵族中礼服
燕尾服
燕尾服
燕尾服
燕尾服
燕尾服
晚禮服
早礼服是白天出席户外举行的典礼仪式或隆重迎送贵宾时穿着的服装,上装为黑色燕尾服,黒马甲,黑色丝织高顶帽。
常礼服,均需配白衬衫,灰或黑色带条纹长裤,浆硬下翻领,灰领带,黑皮鞋。 如用于出席一般典礼,如婚礼,常礼服则配灰马甲、戴灰高顶帽;一般不佩戴勋章或绶带,但在军事或休战纪念日,可于左胸前佩戴勋章。
早禮服
早禮服
早礼服
小礼服,也是便礼服或晚餐礼服。用于晚间非正式的活动,如宴会、晚会、音乐会、观看歌舞剧等场合。
上装与普通西装基本相同,但左右两襟为黑缎,黒马甲,白衬衫,软领,不浆。不论白色或黑色上衣,其裤子都是黑色的,左右裤管都饰以黑色缎带,系黑领结,穿黑皮鞋。
男士便礼服、女子中礼服robe décolletée
男士便礼服、女性小礼服
直至19世紀末,美國人開始改穿比較輕便、只長及胯部的外套,稱作普通西服(sack suit)。
這成為了非正式、非勞動場合的日間標準裝束,即使是最樸實的男性也會有一套這樣的西裝,讓禮拜日去教堂禮拜時穿着。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這種簡便套裝一般會連同背心穿着。
学术圈礼服
便服
便服
女性西裝编辑
女性穿的現代西服套裝多數限於商務場合。女性出席宴會等正式場合多會穿正式禮服,如宴會禮服等。
西方女士礼服,同男士的礼服一样,分为三种
女性套裝比男性套裝物質更輕柔,裁剪也較貼身,以突顯女性身型通常充滿曲線感的姿態。
20世紀初,由外套和裙子組成的套裝成為西方女性日間的一般服飾,適合上班和日常穿着[6]。
1950年代铅笔裙是女性套装的常见部分,而1960年代開始出現配褲子的女性套裝,但被接受為上班服飾的過程較慢。隨着時代發展、社會開放,套裝的裙子也有向短發展的趨勢。
1990年代,迷你裙再度成為流行服飾,西裝短裙的長度也因而受到影響,因應當地習俗及情況而異。
robe montante
昼礼服
穿着禮儀编辑
不同的領型都有哪些講究以及符合哪些場合的特定需求
穿西裝的五位歷代美國總統
雙排扣(孖襟)的夾克應該一直扣好鈕扣。
單排扣的夾克則只需站着時才扣鈕,坐着時則不扣,以避免夾克變形。
配有背心的三件套西裝,背心鈕扣應該全部扣好,但夾克的鈕扣則不扣上。
一般西裝顏色為海藍、淺灰色、黑色、深灰色(炭色),通常無圖案或細條紋。黑色西服套装本只為小晚禮服,但現在已成为各个场合都适用的全天候通用礼服。會計師的指定西裝顏色是深藍色。
領帶一般是個人品味問題,但保守一點的話可以概括出幾項要點。領帶應該比下面的襯衫深色,也絕對不應該同色。領帶最好可以襯托襯衫或套裝的色彩。總的來說,出席保守場合不應該打顏色鮮豔或圖案誇張的領帶,不過何謂鮮豔、誇張則見仁見智。
領帶打好應該剛好長及或蓋着皮帶扣。打好的領帶後面幼的一端,不應該比前面寬的一端長。
传统认为单件西装可以不打领带,成套西装一般应该打领带,而穿着双排纽扣及三件套(有背心)的西装更必须打领带。
男裝一般穿長袖布質縫製襯衫,所有鈕扣從領子至襯衫下端全部扣好。襯衫熨燙整齊,紮進褲子裏。
一般傳統襯衫為淺藍或白色,當中以白色最為保守。配有法式袖口的襯衫最為正式,這種襯衫的袖口會另外使用袖扣或絲帶扣繫好,而不是一般附有紐扣的襯衫。
女裝襯衫與男裝襯衫不同,長度較短,無需也不能束進褲子裏,也無需扣上領子上的鈕釦。現代女性有時會以高質純白色T恤代替襯衫。
襪子應該和長褲的顏色一樣,這樣會讓腿部顯得更修長,也讓不夠長的褲管沒那麼明顯。一般顏色為黑色、灰色、海軍藍。如果沒有相同顏色的襪子,襪子應該比褲子的更深色,以達類似效果。穿有圖案的襪子,底色應該和套裝顏色相配。如果不能和褲子顏色相配,可以考慮和鞋子顏色相配。絕對禁忌穿白色的,因為這是出席告別式穿法。
下身穿裙者,一般會配上連褲襪或最少過膝襪(以樸素單一色彩為主,例如本人皮膚顏色、棕色、灰色或黑色,偶爾會有穿花紋連褲襪或過膝襪),務求雙腿線條劃一清爽,減少暴露肌膚。但也有不穿襪的。
是否繫皮帶屬個人選擇,但應該和鞋子相配,一般為黑色、棕色等。淺棕色的皮帶較適合非正式商務服裝。
西裝(又叫洋裝、西服、洋服、老西等),泛指西式嘅正式套裝,而家就多數指男性着嘅西裝。西裝雖然源自歐洲,但係而家已經成為國際通行嘅正式服裝,係表示禮貌、尊重場合嘅一種方式。
男性西裝最為規範化,長袖外套、相配嘅長褲、長袖恤衫、領呔,係男性套裝嘅基本服飾。外套配長褲叫做兩件式西裝(two-piece suit);加埋背心(waistcoat)就叫做三件式(three-piece suit),但而家比較少見。女性西服就比較多樣化啲,不過基本上可以歸納為外套、相配嘅裙或者褲、同埋女裝恤衫(blouse)。
舊式西裝甚至有相配嘅帽,男性可以戴fedora軟呢帽或圓頂硬禮帽,女性就戴藥丸盒帽(pillbox hat)。不過今時今日,藥丸盒帽多數只係護士或者舖頭服務員制服嘅一部分,男性都冇乜點戴帽嘞。
目錄
歷史[編輯]
無論男性女性,歷代西裝款式發展都向簡便發展,着套裝嘅場合亦都越嚟越少。而家一般淨係得正式或者商務場合、唔着唔得嘅時候先會着套裝,西裝唔再係日常服飾。1990年代起,北美洲有唔少商業機構都開始接受員工着便服返工。開始只係星期五至畀咁着,但而家有唔少公司都畀員工成個禮拜都可以唔着成套西裝。咁有時反而引起混亂,因為員工唔清楚點先算適當嘅返工衫。
喺亞洲等熱帶地區,甚至有好似日本咁嘅COOL BIZ政策,畀打工仔着短袖恤衫、男性唔使打呔。咁樣,室內地方就唔使為咗就啲着西裝嘅人,而過分調低冷氣溫度,咁咪可以減少環境破壞囉。
現代西裝出現之前,近代西方男性出席商務場合着嘅套裝,有一件又長又厚嘅黑色外套,叫做frock coat。直至19世紀末期,美國人開始改着啲輕便啲、只係長到腰位嘅外套,叫做sack suit。咁成為咗非正式、非勞動場合嘅日間標準裝束,即使係最樸實嘅男性亦會有套咁樣嘅西裝,等喺星期日返教會嘅時候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呢種簡便套裝會連埋背心穿着,今日就比較少見。
另一方面,晚間套裝亦都發展出一種非正式裝束。原本嘅燕尾服(white tie)演變出小晚禮服(black tie,又叫tuxedo)。時至今日,小晚禮服甚至取代咗燕尾服,成為出席晚間場合嘅標準裝束,而歷史較長嘅燕尾服只係留喺最莊重嘅場合着,例如宴會、音樂演奏會、受勳儀式咁。日間嘅正式裝束就係早禮服(morning dress)。雖然話現代場合一般已經唔係太拘泥於咩繁文縟節,但係視乎出席場合所要求嘅禮節,請柬上應該會註明着衫要求。
女性着嘅現代西服套裝多數限於商務場合。女性去波(宴會)之類嘅正式場合多數會着波衫(正式禮服,ball gown)。
20世紀初,由外套同裙組成嘅套裝成為咗西方女性日間嘅日常服飾,適合返工同平時着[1]。相比男性套裝,女性套裝物質輕柔啲,裁剪亦都貼身啲,突顯女性身型通常充滿曲線感嘅姿態。1960年代開始出現配褲嘅女性套裝,但係被社會接受做返工衫嘅過程就比較慢。隨住時代發展、社會開放,套裝嘅裙亦都有向短發展嘅趨勢。1990年代,迷你裙再度成為流行服飾,西裝短裙嘅長度亦因為咁而受到影響,會因應當地習俗同情況而異。
西裝(又叫洋裝、西服、洋服、老西等),泛指西式嘅正式套裝,而家就多數指男性着嘅西裝。西裝雖然源自歐洲,但係而家已經成為國際通行嘅正式服裝,係表示禮貌、尊重場合嘅一種方式。
男性西裝最為規範化,長袖外套、相配嘅長褲、長袖恤衫、領呔,係男性套裝嘅基本服飾。外套配長褲叫做兩件式西裝(two-piece suit);加埋背心(waistcoat)就叫做三件式(three-piece suit),但而家比較少見。女性西服就比較多樣化啲,不過基本上可以歸納為外套、相配嘅裙或者褲、同埋女裝恤衫(blouse)。
舊式西裝甚至有相配嘅帽,男性可以戴fedora軟呢帽或圓頂硬禮帽,女性就戴藥丸盒帽(pillbox hat)。不過今時今日,藥丸盒帽多數只係護士或者舖頭服務員制服嘅一部分,男性都冇乜點戴帽嘞。
目錄
歷史改
無論男性女性,歷代西裝款式發展都向簡便發展,着套裝嘅場合亦都越嚟越少。而家一般淨係得正式或者商務場合、唔着唔得嘅時候先會着套裝,西裝唔再係日常服飾。1990年代起,北美洲有唔少商業機構都開始接受員工着便服返工。開始只係星期五至畀咁着,但而家有唔少公司都畀員工成個禮拜都可以唔着成套西裝。咁有時反而引起混亂,因為員工唔清楚點先算適當嘅返工衫。
喺亞洲等熱帶地區,甚至有好似日本咁嘅COOL BIZ政策,畀打工仔着短袖恤衫、男性唔使打呔。咁樣,室內地方就唔使為咗就啲着西裝嘅人,而過分調低冷氣溫度,咁咪可以減少環境破壞囉。
現代西裝出現之前,近代西方男性出席商務場合着嘅套裝,有一件又長又厚嘅黑色外套,叫做frock coat。直至19世紀末期,美國人開始改着啲輕便啲、只係長到腰位嘅外套,叫做sack suit。咁成為咗非正式、非勞動場合嘅日間標準裝束,即使係最樸實嘅男性亦會有套咁樣嘅西裝,等喺星期日返教會嘅時候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呢種簡便套裝會連埋背心穿着,今日就比較少見。
另一方面,晚間套裝亦都發展出一種非正式裝束。原本嘅燕尾服(white tie)演變出小晚禮服(black tie,又叫tuxedo)。時至今日,小晚禮服甚至取代咗燕尾服,成為出席晚間場合嘅標準裝束,而歷史較長嘅燕尾服只係留喺最莊重嘅場合着,例如宴會、音樂演奏會、受勳儀式咁。日間嘅正式裝束就係早禮服(morning dress)。雖然話現代場合一般已經唔係太拘泥於咩繁文縟節,但係視乎出席場合所要求嘅禮節,請柬上應該會註明着衫要求。
女性着嘅現代西服套裝多數限於商務場合。女性去波(宴會)之類嘅正式場合多數會着波衫(正式禮服,ball gown)。
20世紀初,由外套同裙組成嘅套裝成為咗西方女性日間嘅日常服飾,適合返工同平時着[1]。相比男性套裝,女性套裝物質輕柔啲,裁剪亦都貼身啲,突顯女性身型通常充滿曲線感嘅姿態。1960年代開始出現配褲嘅女性套裝,但係被社會接受做返工衫嘅過程就比較慢。隨住時代發展、社會開放,套裝嘅裙亦都有向短發展嘅趨勢。1990年代,迷你裙再度成為流行服飾,西裝短裙嘅長度亦因為咁而受到影響,會因應當地習俗同情況而異。
穿着禮儀改
雙排扣嘅褸應該一直扣好鈕;單排扣嘅褸就只需要企起度至要扣鈕,坐喺度唔使,以免件褸變形。
有三對紐嘅褸,可以自由選擇扣幾多對,但就應該從最上面扣起。兩對鈕嘅褸就只係應該扣最上面嗰對。
一般西裝顏色有海軍藍、淺灰色、深灰色(炭色)、黑色等,通常冇圖案或者係細條紋。黑色都係小晚禮服嘅顏色。
領呔一般係個人品味,但嚴肅穿著嘅話可以概括出幾項要點。呔嘅頻色應該深色過底下件恤衫,同時唔應該同色(撞色)。條呔最好可以襯托返件恤衫或者套裝嘅顏色。總括嚟講,出席嚴肅場合或者宴會唔應該打顏色鮮豔或者圖案誇張嘅呔,不過點先算鮮豔、誇張就見仁見智嘞。
領呔打得好應該啱啱長到、或者冚住個皮帶扣,後面幼嗰邊唔應該髧長過前面闊嗰邊。
男裝一般着長袖布質縫製嘅恤衫,所有鈕由領到恤衫最下低全部扣好。恤衫要燙整齊,束入條褲入面。一般傳統恤衫係淺藍或者白色,當中以白色最保守。有法式袖口嘅恤衫算最正式,呢種恤衫個袖口會另外用釦(cuff link)或者絲帶扣(silk knot)扣好,而唔係用一般連埋紐嘅恤衫。
女裝恤衫(blouse)同男裝恤衫唔同,冇咁長之餘,唔使亦都唔能夠束入條褲度,亦唔使扣起個領度啲鈕。現代女性有時會着高質純白色T恤嚟代替恤衫。
襪應該同長西褲顏色一樣,咁會令對腳顯得更修長,亦都令到唔夠長嘅西褲管冇咁顯眼。一般顏色有黑色、灰色、海軍藍。如果冇相同顏色嘅襪,襪就應該深色過條西褲,以達到類似效果。有圖案嘅襪,底色應該同件套裝嘅顏色相配。如果同唔到條西褲襯色,可以考慮同對鞋襯。